本报北京3月18日讯(记者马宝珠)中日两国学者联合开发汉长安城遗址新闻发布会今天在此间举行。这标志着两国学者合作勘探发掘汉长安城遗址的工作正式开始。
汉长安城遗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汉长安城是西汉王朝都城,是西汉时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中国文化的基本面貌大致就是在这个时期确定下来的。专家认为,今天中国的汉族和古代曾流行于东亚地区的汉字均得名于汉朝。汉文化对于东亚地区是十分重要的古代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汉长安城遗址是汉文化的载体。鉴于汉长安城遗址在中国乃至东亚地区历史研究中的重要地位,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自50年代以来对其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考古勘察和重点发掘工作,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研究成果表明,汉长安城平面近方形,经纬相近,方形基本正南北。城墙周长25700米。全城共有12座城门,每面3座,每个门道可通行4辆车。汉长安城内有规划整齐的道路,有完整的给水、排水设施。城的中南部是宫殿区,主要包括未央宫、长乐宫、桂宫、北宫和明光宫,城的西北角是市场和手工业作坊区。皇室的宗庙、社稷、名堂等礼制建筑和最高学府太学都集中在长安城南郊。这些特点确定了汉长安城在中国古代都城史上的重要地位,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东亚地区一些古代国家都城形制的形成。
这次由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和日本奈良国立文化财研究所联合勘察发掘汉长安城桂宫遗址,旨在推进双方的合作研究与中日文化交流。桂宫是建于汉武帝时期的宫城,而这一时期是西汉各种典章制度形成、奠定时期。两国考古学学者将根据共同签订的中日合作考古调查、发掘协议书规定的课题要求,对桂宫汉朝建筑遗址进行勘察发掘,对出土的实物资料进行全面整理。这一合作项目对研究西汉中期都城长安的布局结构、建筑材料特色,探讨它对西汉以后中日两国古代都城建设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